《群丁》虽然让听者十分快意,就像鲁迅的《狂人日记》一样犀利独到,但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像《群丁》一样的愤怒,在时间这个大敌面前,忘却总会发挥它的功效,一时的愤怒总会归于平静。
而《丁家坡》则不然,它更像是归有光的《项脊轩志》,用最平凡的回忆堆叠,最质朴的文字,传达出最难忘的心情。它很难被遗忘。因为小镇做题家不会永远是小镇做题家,但总免不了成为打工人。《群丁》的受众是越来越少的,《丁家坡》的受众却是越来越多的。《丁家坡》本质就是小镇做题家在转变成打工人后,面对人间的世态炎凉,在寂寥无人的暗夜里发出的一声呜咽。
它虽然不像怒吼那样掷地有声,但足够刻骨铭心。毕竟如果只是考试作弊,你可能只会记一阵子。但如果连生计都成为问题,你可能永远都忘不了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步入社会,走向工地,走进工厂,未来这样的声音无疑是会越来越多的。这也是丁曲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,在幽默与自嘲过后,给予认清世界现实的人面对现实的勇气。当然,也有可能像《丁家坡》这样歌曲只是丁曲中的“昙花一现”,丁曲也许会在幽默与自嘲的路上狂奔,最后想kunkun一样被榨干了一切价值后,和众多梗一样被人遗忘。
不过,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。丁曲能有《丁家坡》这样富有人文关怀的作品,本身就很厉害了。虽然丁真这离不开这个人物的特殊性,但那么多丁曲里才出了一个《丁家坡》,足以见作者本身的自觉也是重要因素。就像《故乡》里二人重逢一样,鲁迅在一声“老爷”里看到的是二人之间“厚障壁”(发现问题),并由此渴望打破这层“厚障壁”(解决问题),他的一生就是这么做的。可如今的有些人,则干脆看不见这层“厚障壁”(无视问题),还引以为豪,反而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新东西——“原来鲁迅也是i人。”(庸俗化、奶头乐化)
对于这种人,你又能说些什么呢?所以也无外乎《群丁》反而比《丁家坡》火了,毕竟骂一声解解气总是轻松的。但是直面现实,直视问题却是很难很难的,大部分时间不是人们直面问题,而是问题来找人们,人就是这么“懒惰”。
总之,在充满了奶头乐的互联网里,像《丁家坡》这样的异类本身就是少数的。但它不会永远是少数的。没了丁曲(这里仅指纯粹人身攻击、没有任何严肃成分的那种),《丁家坡》本身依然成立。没了《丁家坡》,丁曲整个艺术成分要低三四层楼。这是由《丁家坡》所反映的现实所决定的。
2024-12-14 15:55:31 +0000